夏天防晒全攻略:皮肤科医生教你如何正确保护皮肤
烈日炎炎的夏天,防晒成了每个人出门前的必备功课。但你真的会防晒吗?为什么涂了防晒霜还是被晒黑?为什么明明做了防护,皮肤还是变得敏感?今天,我们就来防晒的那些事儿,帮你避开误区,科学保护皮肤。
防晒到底防什么?
很多人以为防晒只是为了不被晒黑,其实远不止如此。阳光中的紫外线分为UVA和UVB两种,UVB会让皮肤晒红、晒伤,而UVA则会穿透皮肤深层,导致光老化、皱纹、色斑,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。所以,防晒不仅是美容问题,更是健康问题。
简单来说,防晒就是防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。无论晴天还是阴天,紫外线都存在,所以一年四季都需要防晒。尤其是夏天,紫外线强度更高,防护更要到位。
防晒霜怎么选?
市面上的防晒产品五花八门,SPF值从15到50+不等,还有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之分,到底该怎么选?
1. SPF值不是越高越好 SPF值代表防UVB的能力,数值越高,防护时间越长。但SPF30就能阻挡约97%的UVB,SPF50也只能阻挡98%,差别并不大。日常通勤SPF30足够,长时间户外可以选择SPF50。
2. 记得看PA值 PA值代表防UVA的能力,后面的“+”号越多,防护越强。建议选择PA+++或以上的产品,才能有效预防光老化。
3. 物理防晒VS化学防晒 物理防晒是通过二氧化钛、氧化锌反射紫外线,刺激性小,适合敏感肌;化学防晒则是再转化,质地更轻薄,但可能对某些皮肤有刺激。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选择。
涂防晒霜的常见误区
误区一:只涂一次就够 防晒霜会随着汗水、摩擦和紫外线分解,一般2-3小时就需要补涂一次。如果是游泳或大量出汗,更要及时补涂。
误区二:涂太少没 很多人涂防晒霜的量不够,导致防护大扣。正确的用量是脸部约一枚硬币大小,全身少要30毫升才能达到标注的SPF值。
误区三:带妆不方便补涂 化妆后可以通过防晒喷雾或带有防晒值的粉饼补涂。现在也有许多防晒粉饼和防晒散粉,方便随时补防护。
除了防晒霜,还有哪些防晒方法?
1. 硬防晒更靠谱 防晒霜只是辅助,真正的防晒是物理遮挡。宽檐帽、太阳镜、防晒衣、遮阳伞都能有效减少紫外线伤害。尤其是UPF50+的防晒衣,比普通衣物防护更好。
2. 避开强紫外线时段 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是紫外线强的时段,尽量减少户外。如果必须外出,尽量待在阴凉处。
3. 晒后修复别忽视 如果不小心晒伤,可以用凉水敷脸,涂抹芦荟胶或保湿修护霜,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。多喝水,帮助皮肤。
适合不同肤质的防晒建议
油性皮肤:选择清爽的化学防晒或控油型防晒霜,避免厚重闷痘。
干性皮肤:优先选择保湿型防晒霜,含有甘油、透明质酸等成分的更滋润。
敏感肌:物理防晒更,或者选择专为敏感肌设计的无酒精、无香精防晒产品。
总结:科学防晒,才能有效抗老
防晒不是夏天的,而是一年四季都要坚持的护肤习惯。选对产品、用对方法,才能让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,延缓老化,保持健康状态。记住,防晒做得好,比用再贵的精华都管用!
后提醒一句,防晒产品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,如果有特殊皮肤问题,建议皮肤科医生。希望这个夏天,大家都能安心享受阳光,不再为晒黑、晒伤烦恼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