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后如何科学?骨科医生教你正确处理步骤
早上刷牙时意外滑倒,打球时被人撞倒,下楼梯踩空......生活中骨折的发生往往就在一瞬间。很多人骨折后反应是"养着就行",结果错过了佳期。今天就让我们用直白的语言,骨折那些必须知道的事。
骨折的"信号"别忽视
手腕撑地后持续胀痛,脚踝扭伤后出现反常,这些都可能预示着骨折。典型症状包括:受伤部位剧烈疼痛、肿胀、皮肤出现淤青、肢体变形或异常。有些人会听到"咔嚓"的断裂声,但更多人只是感到隐痛。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如果按压痛感集中在某一个点,且负重时疼痛加剧,就要警惕骨折可能。
上周接诊的年轻白领小李,健身时感到腰部轻微不适,坚持两天后疼痛加重才来就诊,结果查出腰椎压缩性骨折。像这样延误就诊的每月都会遇到,其实越早诊断,越好。
急诊室里的"黄金一小时"
发现骨折迹象后,牢记"制动-冰敷-抬高中"三原则。用硬纸板或杂志临时固定伤处,每隔2小时冰敷15分钟,将患肢抬高心脏以上。千万不要尝试"掰正"骨头,也不要热敷或涂抹药油,这些错误操作可能加重损伤。
去医院路上尽量保持伤肢稳定,脊柱受伤者需用硬板整体搬运。急诊医生通常会安排X光检查,必要时做CT或核磁。有些细微裂缝在普通X光片上不易发现,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有时会要求三天后复查。
治疗方式没有"好"只有"合适"
选择石膏固定还是手术钢钉,取决于骨折类型和位置。简单裂缝通常采用外固定,4-8周可愈合;错位或关节内骨折可能需要手术。现在微创技术很成熟,有些手术切口仅2-3厘米。要注意的是,儿童骨折愈合快,但老年人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,期可能要延长50%时间。
大叔的很典型,他右小腿骨折后执意保守治疗,结果两个月复查发现错位愈合,不得不重新打断骨头手术矫正。医生建议的治疗方案,都是根据成千上万例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。
期这些事比吃药更重要
伤后周重点是消肿,可以适当未固定的关节。石膏固定期间要观察肢体末端颜色,发紫或麻木要及时就医。拆除固定装置不代表,通常还需要2-4周功能锻炼。训练要循序渐进,水中行走、弹力带练习都是有效的方式。
营养补充往往被忽视。每天需要比平常多摄入20克优质蛋白,钙片配合维生素D更好。吸烟会显著延缓愈合,酗酒则容易导致二次跌倒。有位患者期每天喝骨头汤,结果血糖飙升住院,其实均衡饮食比单一进补更重要。
关于后遗症的实话实说
多数骨折愈合后不影响功能,但雨天隐隐作痛很常见。关节附近骨折可能受限,这就需要坚持锻炼。儿童骨折能力强,但要注意可能出现生长不平衡。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,中老年人要定期检查骨密度,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。
后提醒大家,网络上的各种偏方和神奇疗法要警惕。骨折愈合是复杂的生理过程,没有什么方法能"三"。遵医嘱、定期复查、科学,才是快的捷径。如果关于骨折您还有其他疑问,建议直接正规医院骨科医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