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每个月都痛不欲生?关于痛经你需要知道这些
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,不少女性朋友辗转反侧,冷汗直流。痛经这个烦人的问题,困扰着从青春期到更年期的各个年龄段的女性。有人说这是"正常的生理现象",有人则痛到需要请假卧床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"老朋友"。
痛经到底是怎么回事?
简单来说,痛经就是来潮时出现的下腹部疼痛。这种疼痛可能表现为绞痛、胀痛,时还会伴随腰酸背痛、恶心呕吐。根据医学统计,约50%的女性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痛经,其中10%的人症状会影响日常生活。
痛经分为两种: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。原发性痛经是来潮本身就引起的疼痛,多见于年轻女性;继发性痛经则是由妇科疾病引起的,如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盆腔炎等。如果痛经症状突然加重或与以往不同,建议及时就医检查。
为什么会痛经?
原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是前列腺素分泌过多。期间,子宫内膜会释放前列腺素,这种物质会引起子宫强烈收缩,导致缺血和疼痛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第疼痛剧烈,因为这时前列腺素水平高。
还有一些因素会加重痛经:久坐不动、压力大、吸烟、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等。而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,如果母亲有痛经,女儿出现痛经的概率也会增加。
缓解痛经的实用方法
1. 热敷: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。可以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放在下腹部,温度不要过高,每次15-20分钟。热敷能放松子宫肌肉,缓解痉挛。
2. 适量运动:经期前和经期适当运动,如散步、瑜伽等能促进循环,帮助减轻疼痛。但要避免剧烈运动。
3. 饮食调整:经期前一周减少盐分、咖啡因和酒精摄入,多吃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、坚果等。生姜红糖水也有一定缓解作用。
4. 药物治疗:布洛芬等非甾体药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建议在来潮前1-2天开始服用更好。但长期服用需医生。
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?
虽然痛经很常见,但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:
- 疼痛突然加重或与以往不同
- 疼痛持续超过3天
- 伴有发烧、异常分泌物等
- 用药后无法缓解
- 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
医生可能会建议做B超等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。对于的原发性痛经,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水平。
长期调理更重要
除了经期的临时缓解,日常调理也很重要。保持规律作息、适度运动、放松心情都能帮助减轻痛经症状。中医认为"不通则痛",保持气血畅通是关键。
记录周期和症状的日记也有帮助,可以了解自己的规律,提前做好准备。现在有很多追踪App可以方便记录。
痛经虽然常见,但不应该默默忍受。了解自己的身体,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,才能让每个月的那几天不再那么难熬。如果痛经已经影响生活质量,不要犹豫,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