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性皮肤病千万别乱治!医生5种常见类型及正确处理方法
夏天一到,小发现手臂上突然冒出几片红斑,还痒得。他随便买了支药膏涂了三天,结果红肿反而扩散到后背。去医院皮肤科检查后,医生皱眉说:"这是典型的真菌感染,乱用激素药膏只会加重病情。"这个提醒我们,感染性皮肤病不能自己瞎折腾。
一、感染性皮肤病到底有哪些类型?
1. 细菌性皮肤病:就像皮肤"发炎"了,常见的有脓疱疮和。特点是有黄色脓液,周围皮肤发红发热。小朋友夏天玩水后特别容易中招。
2. 真菌性皮肤病:包括脚气、股癣这些,喜欢长在潮湿部位。边缘会起皮屑,形成环形红斑,就像地图一样扩散。很多人误以为是湿疹。
3. 病毒性皮肤病:比如带状疱疹,会沿着神经长出一串水泡,像火烧一样疼。还有传染性软疣,皮肤上冒出半球形小疙瘩。
4. 寄生虫皮肤病:疥疮就是典型代表,夜间特别痒,会在手指缝、腋下钻出"隧道"。近养宠物的人增多,这类问题也变多了。
5. 特殊感染:比如游泳池肉芽肿,在破皮后接触脏水引发,开始像个蚊子包,后来会溃烂。
二、医生怕患者做的5件事
1. 乱用激素药膏:真菌感染用激素就像给蘑菇施肥,会让菌丝长得更。很多患者把体癣涂成"激素依赖性皮炎"。
2. 自己挤脓包:手上细菌进入可能引发败血症。特别是面部三角区的痘痘,挤压可能导致颅内感染。
3. 用偏方泡洗:茶叶水、醋泡脚可能皮肤屏障。有个患者用大蒜擦脚气,结果造成化学性烧伤。
4. 症状消失就停药:真菌少要用药4周,细菌感染也要用够疗程。过早停药会让病菌卷土重来。
5. 忽视基础疾病:糖尿病患者的更难好,血糖控制不好伤口就不愈合。
三、不同的治疗方案
细菌感染:医生会开莫匹罗星软膏这类抗生素,时要口服头孢。记住要保持创面干燥,每天换药。
真菌感染:特比萘芬乳膏对脚气好,但要坚持用1个月。指甲真菌感染需要口服药,要定期查肝功能。
病毒感染:带状疱疹72小时内用抗病毒药好。千万别信"缠腰龙首尾相接会死人"的谣言。
寄生虫感染:疥疮患者所有衣物要用60度热水烫洗,全家要同时治疗。宠物要定期驱虫。
四、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健身房和泳池要穿拖鞋,避免光脚踩湿地板。出汗后及时擦干皮肤褶皱处。有伤口时别去不干净的水域玩耍。
免疫力差的人要特别注意: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,HIV感染者要定期检查皮肤。化疗患者出现皮疹要立即就医。
家里定期除螨,宠物按时驱虫。有脚气的人要准备专用洗脚盆和指甲剪,避免交叉感染。
后提醒大家:皮肤出现不明红疹、水泡超过3天不消、伴随发烧乏力,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皮肤科检查。不同感染用药天差地别,千万别自己当医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