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性皮肤病怎么治疗?盘点常见类型及科学护理方法
夏季湿热,很多人发上冒出红疹、水泡或脱皮,忍不住抓挠后反而扩散更。这很可能是感染性皮肤病在作祟。今天我们就来生活中常见的几类感染性皮肤病,以及正确的应对方式。
一、真菌感染:脚气、股癣多见
说到真菌感染,常见的就是脚气(足癣)和股癣。这类皮肤病特别喜欢潮湿环境,夏季发病率比平时高出。典型表现是环形红斑伴有脱屑,边缘清晰还可能起小水泡,瘙痒难忍时千万别抓,否则可能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。
对付真菌感染要注意三点:1.保持患处干燥,洗完脚一定要擦干趾缝;2.坚持用药2-4周,症状消失后继续用一周防复发;3.鞋袜用60℃以上热水烫洗,别与他人共用拖鞋。
二、细菌感染:脓疱疮别不当回事
小朋友夏天容易得的脓疱疮,其实就是细菌感染。特点是皮肤出现黄豆大小的脓疱,破溃后形成蜜黄色痂皮。这种病有传染性,托儿所、幼儿园经常出现病例。
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,医生通常会开抗生素软膏。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剪短指甲,避免抓破感染扩散。前别去公共泳池,毛巾衣物要单独清洗消毒。
三、病毒感染:带状疱疹要警惕
近接诊了好几位带状疱疹患者,都是早期误以为是普通皮炎,延误了治疗。这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感染病,初期会出现灼痛感,之后才长出簇集水泡,常发生在腰部或面部。
特别提醒中老年人,如果突然单侧皮肤刺痛,即使没看到皮疹也要警惕。发病72小时内用抗病毒药好,拖久了可能留下神经痛后遗症。
四、虫类感染:疥疮易被误诊
有位大学生患者反复湿疹样皮疹半年,辗转多家医院才发现是疥疮。这种由疥螨引起的传染病,特征是指缝、腕部等皮肤薄处出现灰白色隧道样疹子,夜间奇痒无比。
治疗疥疮需要全家同时用药,衣物被褥要用开水烫洗。现在有些新型疥疮药膏24小时就能杀灭虫体,比传统硫磺膏方便很多。
科学护理比治疗更重要
不管是哪种感染性皮肤病,护理都要注意:1.避免搔抓;2.洗澡水温别超过38℃;3.发作期忌食海鲜、辛辣;4.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。很多患者用药两三天见好就停,结果导致病情反复,终产生耐药性。
后提醒大家,皮肤病种类繁多,千万别自行用药。有些药膏含激素,乱用可能加重感染。建议发现异常尽早就诊,正规医院的皮肤科都能做真菌镜检等基础检查,帮您判断病因。
本文提到的治疗方法仅供参考,具体用药请以医生面诊建议为准。如果出现发热、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,请立即就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