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囊结石是怎么形成的?这些症状提醒你可能中招了
早上刷牙时突然右腹剧痛,喝热水也缓解不了?聚餐后恶心呕吐,以为是肠胃炎却迟迟不好转?这些可能是胆囊结石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外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,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存在胆囊结石问题,3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更是男性的2倍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这个藏在肚子里的"小石头"究竟怎么回事。
胆汁为啥会变成石头?
胆囊就像挂在肝脏下方的小袋子,专门储存肝脏分泌的胆汁。当我们吃油腻食物时,胆囊就会收缩排出胆汁帮助消化。但如果胆汁成分失衡——比如胆固醇过多、胆汁酸不足,就会像盐水析出盐结晶一样,逐渐形成颗粒状的结石。长期不吃早餐、高脂饮食、快速等人群更容易中招。
三个典型症状要警惕
1. 饭后右上腹闷痛:尤其是吃完火锅、烤肉后1小时内,疼痛可能向右肩胛骨放射
2. 反复胃胀打嗝:容易被误认为胃病,但吃胃药不明显
3. 眼睛皮肤发黄:说明结石可能堵住了胆总管,需立即就医
不痛的小结石就不用管吗?
很多人体检发现无症状结石就掉以轻心,这其实很危险。结石长期摩擦胆囊可能引发慢性炎症,甚增加胆囊癌风险。特别是直径超过2cm的结石,或充满型胆囊结石患者,医生通常会建议择期手术。现在主流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,腹部只需打三个小孔,住院3天左右就能出院。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记住这5条生活建议能有效降低发病率:
• 早晨喝杯温水再吃早餐,避免胆汁过度浓缩
• 少吃动物内脏和奶油,每日食用油控制在25g以内
• 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
• BMI超过24的人群建议逐步减重
• 40岁以上每年做次肝胆B超检查
需要手术的三种情况
如果出现以下状况,就别再犹豫要不要手术了:
1. 每年发作超过3次急性胆囊炎
2. 结石掉进胆总管引发胰腺炎
3. 胆囊壁明显增厚或息肉伴随结石
后提醒大家,网传的"药物溶石""排石疗法"对胆固醇结石可能有点,但钙盐类结石基本无效,盲目尝试可能导致结石卡住胆管引发危险。具体治疗方案还是要带着检查报告,找正规医院普外科医生当面评估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