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科医生告诉你:孕期重要的十次产检,一次都不能少
十月怀胎,对每个准妈妈来说都是既幸福又忐忑的旅程。怀孕期间,定期产检就像给胎儿和妈妈上了一道"锁"。但不少孕妈对产检项目和时间一头雾水,甚有人觉得"胎儿安稳就不用总跑医院"。作为从业15年的产科医生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孕期不能偷懒的十次关键检查。
次:确认怀孕(5-8周)
当验孕棒出现两条杠,建议尽快到医院做早孕检查。这次会通过B超确认胚胎是否在子宫内着床,排除宫外孕风险。同时抽血查HCG和孕酮水平,就像给胎儿发的张"体检报告"。记得带上建卡,后续产检都要用。
第二次:NT检查(11-13周+6天)
这次B超主要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,联合抽血筛查唐氏综合征风险。检查时间窗口很窄,错过就无法补做。建议提前两周预约,当天不需要空腹,但别穿连体衣方便检查。
第三次:唐筛/DNA(15-20周)
35岁以下孕妇一般先做唐氏筛查,抽血检测三项指标。如果结果显示高风险,医生会建议升级做DNA或羊水穿刺。特别提醒:高龄孕妇(≥35岁)建议直接选择DNA检测,率更高。
第四次:大排畸(20-24周)
这是孕期重要的超声检查,医生会逐项查看胎儿五官、四肢、内脏发育情况。检查需要胎儿配合转身,建议带点甜食,必要时走动唤醒宝宝。如果发现嘴唇、心脏等关键部位看不清,可能要反复检查2-3次。
第五次:糖耐量试验(24-28周)
妊娠糖尿病筛查是很多孕妇的"噩梦"——要空腹喝75g葡萄糖水,抽三次血。但这项检查必须做,血糖异常会影响胎儿发育。提前三天正常饮食,检查当天早点到医院,带上吸管能缓解齁嗓子的不适感。
第六次:胎儿生长评估(28-32周)
孕晚期开始,B超会重点关注胎儿体重、胎位和羊水量。如果发现胎儿偏小,可能需要加强营养;臀位胎儿还来得及做膝胸卧位矫正。这个阶段好每两周查一次胎心监护,像给胎儿装了个"实时监护仪"。
第七次:GBS筛查(36周)
用棉签取分泌物检测B族链球菌,听起来尴尬但非常重要。如果检测阳性,分娩时需要打抗生素,避免宝宝经过产道时感染。检查前48小时避免同房或使用洗液,以免影响结果。
第八次:分娩评估(37周)
足月后的这次产检堪称"毕业答辩"。医生会综合评估骨盆条件、胎儿大小、胎盘成熟度,讨论顺产或剖宫产方案。很多孕妈这时才被告知"胎儿估重7斤多",想顺产的要抓紧控制饮食了。
第九次:临产检查(见红/破水后)
出现规律宫缩、破水或见红量多时,要立即去医院。急诊医生会做内检确认宫口开指情况,做胎监观察宫缩强度。建议提前打包好待产包,破水孕妈要平躺垫高臀部,避免脐带脱垂。
第十次:产后复查(42天)
别以为生完就万事大吉!这次检查要看子宫复旧、伤口愈合情况,同时筛查盆底肌损伤。很多妈妈漏查这项,后来出现漏尿、腰疼才后悔。顺产和剖宫产检查项目略有不同,记得带上出院小结。
后给孕妈们的真心话:产检不是走过场,每次检查都在为胎儿健康把关。遇到指标异常先别慌,多数情况通过调整都能改善。建议准爸爸尽量陪同产检,既能帮忙排队跑腿,也能亲眼看见宝宝一点点长大的神奇过程。


